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
豆芽小屋 DouyaHouse.Net 2025-02-01 01:45:20 [打印[我要评论] [我要纠错] [返回上页] [关闭本页]





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(点击下载音频)

以智慧和汗水书写美好人生: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

吾家吾国20250131何镜堂

视频来源:央视网 (视频下载) 央视新闻(直播回放) 

音频来源:(mp3下载) 

图文来源:“五十而立” 专访何镜堂:输多了总会赢  

相关专题:吾家吾国

关键词:王宁,吾家吾国,挖掘式纪实采访,中国国家影像人物志,宝藏老人

 

吾家吾国(大家封面)

 

何镜堂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,四十五岁才开始创作第一个建筑作品,六十一岁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多年来,他凭借着不怕输的劲头,一路披荆斩棘,主持设计了大量建筑作品。从洋溢着前沿科技氛围的深圳科学馆,到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,再到充满人文关怀的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,每一处建筑都是他智慧与汗水的结晶。何老始终秉持着独特的设计理念,坚持将建筑与自然、环境、文化和谐交融,创造出既闪耀时代光芒又饱含传统韵味的建筑艺术。或许,你也曾在那些雄伟壮丽的建筑前久久伫立,为它们的精妙设计而由衷赞叹。跟随《吾家吾国》节目的镜头,一同领略何老波澜壮阔的建筑人生。

 

吾家吾国(总封面logo)

 

建筑,不仅仅是砖石土木的堆砌,更是凝聚着历史、艺术和生活的容器。每一座建筑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和文化的承载者,诉说着过去的故事,展现着当下的风貌,也展望着未来的美好。而作为建筑的灵魂塑造者,建筑师怀揣着对美的追求、对功能的考量和对社会的责任,在图纸上描绘梦想,在大地上建造奇迹。

何镜堂算是大器晚成的建筑师,四十五岁才开始第一个建筑作品,而后快速成长,六十一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多年来,他凭借着不怕输的劲头,一路披荆斩棘,打造出众多标志建筑。与何老面对面,我们在他的建筑世界中,聆听他的追求与坚守。

 

吾家吾国

 

三天手抄十六万字

何镜堂生长于广东东莞一个淳朴的小镇,因为喜欢数理化又喜欢画画,老师建议学建筑。老师的一席话点燃少年梦想。1956年,18岁的何镜堂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,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深造,师从岭南现代建筑开拓者夏昌世教授。“一个建筑师,应该有哲学家的头脑,有科学家的思维,有艺术家的灵感,还有商人做生意的办法。”夏教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,对生活的热爱,深深影响了何镜堂。

那个年代,读到研究生这个学位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。为了给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查阅在那时还十分稀少的外国文献,何镜堂从广州来到北京。而这本文献却只能外借三天。于是,在简陋的招待所里,他用最笨的办法徒手抄完了这本16万字的书。

 

吾家吾国

 

二十年,二十天

然而命运弄人,就是这样一位怀揣梦想、渴望一展拳脚的有志青年,在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武汉,在此后的十余年间远离公共建筑设计工作。直到1983年,华南工学院新近成立的建筑设计院,力邀何镜堂回母校工作。这位自我调侃为没有一篇文章、没有一个作品、没有一个奖的“三无人员”,人到中年再一次被梦想点燃。

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很快来临,深圳科学馆要举行设计竞赛。何镜堂听到消息的第一个念头便是,机会来了!在接下来的20天里,何镜堂将所学所悟倾注在设计方案中,力求实现建筑功能和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。夫人李绮霞也把多年实践经验全部用上,细心打磨每个细节。夫妻俩日夜奋战,最终设计方案成功中选。深圳科学馆建成后获得广东省和国家级的多个设计奖项,何镜堂终于圆了自己当建筑师的梦。为此,他已经准备了20多年。

 

吾家吾国

 

“起死回生”的“中国器”

东方之冠,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,通过现代手法对中国元素进行了演绎、创造,向世界展现了充满活力、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国。2007年,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专门对中国馆的设计提出了一个招标方案,全部334个方案中,只有何镜堂一个院士参与竞标。遗憾的是,他的方案在第一轮已经被淘汰了。

设计方案评选到20进8的时候,评委们发现这些方案中能让人眼前一亮且有实施潜力的极少,于是回头对淘汰掉的方案重新甄别。一位评委中发现了何镜堂团队申报的“中国器”方案,其浓郁的中国味和别致的造型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,“中国器”方案就此“复活”。最终,国家馆确定以何镜堂团队的“中国器”方案为主,地方馆以另外团队的“叠篆”方案为基础,整合组成联合设计团队,何镜堂担任联合团队总建筑师。

 

吾家吾国(大家寄语)

 

作为一档针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,《吾家吾国》将镜头聚焦于一群“时代的宝藏老人”。这些比共和国还要年长的80后、90后、00后,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,节目以他们鸟瞰时代的超然视角,带来醍醐灌顶的“人生之讲”,开启直击心灵的“青春之问”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。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王宁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,走进这些前辈的内心世界,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,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,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,精神之“钙”也就在“吾家吾国”的共同情怀里,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。

 

吾家吾国(总封底logo)

 

吾家吾国(2025春节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