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甘岭阵地上的“百灵鸟”:独家专访抗美援朝老兵柳岳继
吾家吾国20250130柳岳继
视频来源:央视网 (视频下载) 央视新闻(直播回放)
音频来源:(mp3下载)
相关专题:吾家吾国
关键词:王宁,吾家吾国,挖掘式纪实采访,中国国家影像人物志,宝藏老人
她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三等功的女战士——柳岳继。1950年,只有15岁的柳岳继,深受抗战故事及《毕业歌》影响,心怀着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信念,不顾母亲的不舍劝阻,头也不回地走出家乡,加入第15军文工团,成为一名文艺兵,跟随部队不畏艰险、浴血奋战。她曾亲历上甘岭战役,与战友们驻守西方山战场,敌人的炮弹与她擦肩而过,严寒的气候使她的脚严重冻伤,没法再长出脚趾甲。但她仍然用乐观的歌声鼓励战友、照顾伤员,帮助战友们写请战书、写家信,只要力所能及的事她会争着去做。跟随《吾家吾国》节目的镜头,一同回到战场百灵鸟柳岳继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。
当我们谈论英雄、谈及战场,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多坚毅刚强的男性形象。然而,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,女性同样以非凡的勇气撑起了半边天。花木兰、穆桂英、樊梨花……这些源自文学的巾帼英雄依然家喻户晓,她们代父从军、挂帅出征、西征御敌的故事,承载着人们对女性力量的赞美与期许,成为激励后世的精神坐标。
时光流转,真实的历史也并不缺乏如此坚毅的女性力量。作为电影《英雄儿女》王芳原型人物之一,柳岳继无畏地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,用看似柔弱的身躯,在上甘岭的焦土上踏出坚实足迹,书写下振奋人心的英雄诗篇,让世界真切见证了女性的磅礴伟力。就让我们满怀着崇敬,去聆听那段热血沸腾的烽火往事。
柳岳继,今年90岁,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三等功的女战士。1950年,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在四川泸州市叙永县剿匪时,柳岳继主动要求参军,因为能歌善舞成为一名文艺兵。一年后,第15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,柳岳继跟随部队踏上了朝鲜战场。
那一年,她16岁。飞机、大炮不断地从头顶掠过,柳岳继什么都不懂,听见“跑步前进”的口令就拼命往前跑,直到精疲力竭摔倒在桥头。护桥的战士将她拖到一边,一颗炮弹正好落在了她刚才倒下的位置。这是柳岳继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,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真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。而刚刚渡过清川江的柳岳继,便被军部紧急派往前线阵地慰问指战员。
每次为战友们唱歌、跳舞,柳岳继都会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全拿出来,唱得战友们心里热乎乎的。转眼间,她在朝鲜战场已经一年半的时间。1952年10月14日拂晓,上甘岭战役打响了。炮弹铺天盖地,部队下命令让文工团的同志们后撤。“难道我们的生命比他们金贵一些?”固执的柳岳继坚决地留在坑道照顾伤员,给战友写请战书、写家信、缝被子,在最危险的前线挑起后勤大梁。
突然有一天,柳岳继得知上级要派遣几名战士给前沿隐藏的爆破点运送补给,柳岳继再次主动请缨,毅然前往离敌人很近的坑道。有了柳岳继的歌声,阵地之下的坑道里有了光亮,战士们的脸上也有了笑容。
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,当柳岳继和战友们告别的时候,一颗炮弹在坑道口爆炸了。来不及悲伤也顾不上害怕,因为水壶而躲过一劫的柳岳继赶紧给身边的战友包扎伤口。趁着天黑,战友们抓紧时间修复坑道,柳岳继握着受伤战友的手,轻轻地哼唱着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。渐渐地,受伤的战友恢复了平静。
抗美援朝结束后,柳岳继跟随部队留在了朝鲜,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。
1955年,柳岳继从部队转业到了河南省供销社工作。退休后,柳老开始给年轻一代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,三十多年来,她走遍了郑州的大中小学,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。那个在朝鲜战场上唱响革命歌曲的“战地百灵鸟”,依然用她的声音感染着每一个听众,让革命精神在每个人的心中薪火相传。
除了宣讲,柳岳继还把精力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中。每当听到有募捐活动,她都会积极响应。6年前柳老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,从那时起,她加入了两个慈善捐款的群,每天坚持捐款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。
作为一档针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,《吾家吾国》将镜头聚焦于一群“时代的宝藏老人”。这些比共和国还要年长的80后、90后、00后,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,节目以他们鸟瞰时代的超然视角,带来醍醐灌顶的“人生之讲”,开启直击心灵的“青春之问”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。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王宁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,走进这些前辈的内心世界,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,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,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,精神之“钙”也就在“吾家吾国”的共同情怀里,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。